激光等离子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(LLP)是我国激光等离子体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,涵盖了激光聚变与高能量密度物理、等离子体加速与超快辐射、超高时空分辨研究和极端超强新光场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。LLP实验室为我国科学家探索极端物质状态下的科学未知,创造和开放可模拟大到高能天体、小到核子内部的高能量密度环境,开展战略性、前瞻性、基础性的相关研究,促进我国激光等离子体事业长期持续创新。
自2010年10月教育部正式批复成立以来,LLP实验室聚焦世界科技前沿、服务国家急需,实验室建设取得丰硕成果。在平台建设方面,2014年牵头建设“国家2011计划”- IFSA协同创新中心,这是我国在激光聚变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。在科研团队建设方面,勇于做栽树人、挖井人,通过“引育并举”、“传帮带”等举措,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3位院士、5位杰青、6位“四青”人才在内的一支国际化、年轻化科研创新队伍。张杰院士领导的基金委创新群体连续三期获得资助(2012-2020)、“强激光与等离子体”团队入选2016年度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,2018年获得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“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”。在人才培养方面,聚四海之气、借八方之力,建立国际化的研究生培养体系,严格把关过程培养。十年来,共培养研究生百余人,其中2人次获得亚太等离子体学会U30青年科学家奖、8人次获得蔡诗东等离子体物理奖、王大珩高校学生光学奖、百余人次获得IFSA奖学金等本领域重要奖项;学生毕业后或在国内外继续深造并在高校获得教职,或在国内外高科技公司成长为业界英才。在国际合作学术交流方面,与英国卢瑟福实验室、日本大阪大学ILE研究所、美国的数个著名实验室开展了长期、紧密的合作研究,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和学生联合培养协议。此外,LLP实验室还举办了多个国际重要学术会议。在实验室管理创新方面,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,改革人才评价制度,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、贡献、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,组建了极具服务意识、分工合作精神、工作效率高、执行力强的管理团队,开设了微信订阅号和网站,定期推送LLP实验室的最新科研进展和动态。
过去十年LLP实验室的快速发展和丰硕成果说明,只要坚持,梦想就一定会实现!LLP实验室今年将整体迁入新的激光等离子体科研大楼,创建强激光QED和实验室天体物理等前沿科技创新平台,跨上实验室建设的新台阶。LLP实验室将继续秉承“追求卓越,敢为人先,勇担责任,服务国家”的学术精神,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、引领性原创成果重要突破,努力成为世界级的激光等离子体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!
激光等离子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
2021年03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