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学第一课 - 徐超骏-光的本性

2020-09-23

光的本质 

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曾说过,“眼睛是心灵的窗户”。通过眼睛, 我们看见了世界的纷华:湛蓝的天空,缤纷的花朵,绚丽的彩虹…… 我们之所以可以通过眼睛看见这些多彩的事物,正是因为这个世界充 满了变幻莫测的光。但是,光的本质却躲在朦胧的纱幕之后,露着神 秘的影子,吸引古今诸多的人不断探求。 

在几千年前的古代,已经有很多人对光进行了研究,并得出了一 些结论。欧几里得在《光学》一书中认为光在眼睛和观察物之间行进 的是直线;托勒密做了最早的光学实验,依靠经验得到了光的折射定 律。而在古代中国,古人深受元气学说的影响,认为光是一种气,如 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夫无形者,物之大祖也;无音者,声之大宗 也。其子为光,其孙为水,皆出于无形乎?”这些观点在现代看来不 完全是正确的,甚至是完全错误的,但这反应了古代朴素的世界观, 是古人对自然现象一次伟大的探索。 

随着时代的进步,人们对光的本质也有了更近的认识,同时也发 生了一些分歧,在 16-17 世纪左右,光的本质学说逐渐形成两个派系。 一方是由笛卡尔、胡克主张的波动学派,认为光像水波一样,通过压 力或者脉动的形式向外传播。惠更斯进一步发展波动学说,认为光是 一种球面波,不仅从现象上解释了各种光的波动现象,还从理论高度 总结普遍规律,得出惠更斯原理。而对立的一方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, 他认为单色光由单一粒子组成,白光则是各种光粒子的混合,棱镜可 以将光粒子分类,这样的学说可以完美地解释光的色散问题,在当时 社会上处于主流地位。但两者都有各自的局限性,如波动学无法解释 光的偏振以及色散问题,微粒说由于实验的不充分还只能停留在假设 阶段。但毋庸置疑的是,这时的光学理论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进步。 

随着科学技术和光学实验的深入发展,在托马斯·杨的双缝干涉 实验和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下,人们逐渐发现光的本质不是一种单一 的形式,而是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相互结合。于是,光的波粒二象性理 论形成了。 

爱因斯坦这样描述这一现象:“好像有时我们必须用一套理论, 有时候又必须用另一套理论来描述(这些粒子的行为),有时候又必 须两者都用。”波粒二象性使得光基于不同环境下,有时呈现出波动 性,有时呈现出粒子性。这就好像一排蚂蚁,在远处看这些蚂蚁时, 它们好像是一条黑线,表现出连续性,有着波动的性质;而走进观看 蚂蚁时就会发现,其实这条黑线是有一只只蚂蚁单体构成的,这时这 些蚂蚁就有着粒子的性质。一群蚂蚁可以呈现不同的性质,是因为观 看的角度有所不同。波粒二象性也是如此,在光电效应中,光体现着 粒子性;在双缝干涉实验中,光凸显出波动性;而在宏观的角度,在 日常生活中,光的粒子和波动只存在理论价值,没有现实意义,因此 回归到牛顿运动情况。 

虽然现在科学界对光的本质有了较为系统的理解,但显然的是, 光的本质前面的那层纱幕还没有完全被揭开,这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继 续探索这光学这神秘又富有趣味的领域。

徐超骏-光的本性.pdf